-
電鏡分辨率的吉尼斯世界紀錄:Nature
眼睛,這種精巧的人肉“光學儀器”是我們領略花花世界萬千景象的關鍵,但談到分辨率,它的能力就比較有限了,大約在0.1毫米左右。17世紀第一臺光學顯微鏡的出現(xiàn),可把物體放大到千倍以上,這使得后來的科學家們在對微觀世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早期的光學顯微鏡。圖片來源于網絡由于光源波長的限制,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存在極限,約為200納米左右,這對于現(xiàn)代科學要研究的原子和分子世界來說遠遠不夠。于是,電子顯
2018/08
-
中國研發(fā)的月球車身懷絕技
嫦娥四號月球車在巡視中(示意圖)。來自網絡 “它雖然個頭小,但是據(jù)說本領特別強,會玩超高空軟著陸絕技,能在月亮上自由漫步,能聰明地繞過石頭前進,還攜帶十八般‘武器’到處探測……”小航天迷姚悅禮滿臉興奮地對本報記者說。對于這個11歲的孩子而言,能有機會和“探月科普營”的小伙伴們一起走進8月15日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啟動儀式現(xiàn)場,還能和嫦娥四號月球車親密接觸,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?!坝裢?/p>
2018/08
-
問題與差距之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領域
以高性能增強纖維,特別是以碳纖維為增強相的先進復合材料,近年來在世界上了得到了人所共知的快速發(fā)展。先進復合材料是典型的軍民兩用材料,先進復合材料技術是典型的軍民兩用技術。我國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生前曾說:“復合材料幾乎是一個無所不為的材料?!眹H著名復合材料組織JEC主席Mutel也講:“Composites can be found in almost product imaginable”。我國
2018/08
-
揭秘 | 服役條件嚴苛且周期長,核潛艇外殼用鋼可不簡單
鋼鐵,作為全世界年消耗量超過25億噸的基本材料,被稱為“工業(yè)的骨骼”,研發(fā)高性能的特殊鋼材對于國防和國家建設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的核潛艇外殼用鋼問題。(一)核潛艇外殼用鋼是怎樣的存在?世界上的潛艇大致可以分為單殼體潛艇和雙殼體潛艇兩類。顧名思義,單殼體的艇體直接由耐壓殼體構成,在耐壓殼體外沒有其他包覆殼,耐壓艇體直接裸露在外;而雙殼體潛艇除去內部的耐壓殼外,外部還包覆一層非耐壓
2018/07 lijun
-
5年攻關,我國納米核心技術獲重大突破
中國科學院戰(zhàn)略性先導科技專項“變革性納米產業(yè)制造技術聚焦”團隊近日宣布,經過5年協(xié)同攻關,專項在長續(xù)航動力鋰電池、納米綠色印刷、納米催化、健康診療及飲用水等產業(yè)領域形成了一系列納米核心技術創(chuàng)新,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50億元。在長續(xù)航動力鋰電池方面,專項開發(fā)的多款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/千克以上,居世界先進水平,目前正在進行電池組集成優(yōu)化,為裝車演示做準備;開發(fā)的鋰電池關鍵材料
2018/07 lijun